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看点 » 行业相关 » 正文

大宗商品下跌输入通缩压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7  浏览次数:8
核心提示:在大宗商品的压力之下,11月进口增速呈现负增长。中金公司认为,从贸易数据来看,全球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确立,进口大宗商品价格

 

    在大宗商品的压力之下,11月进口增速呈现负增长。中金公司认为,从贸易数据来看,全球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确立,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中国输入通缩压力。

  12月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688.5亿美元,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亿美元,增长4.7%;进口1571.9亿美元,下降6.7%;贸易顺差544.7亿美元,扩大61.4%。

  中金分析称,在美元走强背景下,外加近期油价迅速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使得进口增速明显放缓。

  发达经济体中,11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同比由10月的2.2%小幅回落至1.8%;从欧盟进口同比增速由10月的10.4%降至-6.8%;对日本的进口增速为-8.0%,较前期降幅明显。

  新兴经济体中,11月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同比增速大幅下降至-8.2%,9月、10月同比增速位于高位,分别为26.2%、24.5%;对俄进口同比增速由10月的9.5%小幅回落至8.2%。

  中金表示,在商品熊市预期中,国内贸易商可能也不急于加大进口,加上国内房地产投资需求仍偏弱,进口疲软未来仍将主导贸易顺差维持在高位。

  在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周期中,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增速目前并未现扩大。11月中国进口原油2541万吨,同比增速从10月的18%降至7.9%;进口铁矿石6740万吨,同比增速从10月17%降至-13.4%。

  贸易顺差维持历史高位将会支撑人民币汇率。12月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1282,为3月7日以来最高。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创纪录的贸易顺差倾向于支持人民币汇率升值,预计12月贸易顺差虽会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于高位。贸易顺差的更显著下滑可能发生在2015年年初,部分缘于季节性因素,预计届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面临短暂贬值的风险。

  中金认为,尽管贸易顺差维持历史高位支撑人民币,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方向却使得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贬值压力不会很快消除,但考虑到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货币当局可能也不会容忍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大幅贬值。

  当前,美国经济数据较好推动美国加息预期升温,而中国降息预期正在升温,中美两国利率政策的差异,可能导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有一定贬值压力。

点击次数:  [责任编辑:罗明松 林琳 贺光岳] 转载请注明“来源:水泥商情网”
 
 
[ 行业看点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看点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售前邮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邮箱: 364905246@QQ.com
中国水泥商城

24小时在线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