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总量的概念,不是增量;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供给侧,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对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相关问题,国家发改委回应称,如果按照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左右。
3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全社会以货币表现的制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还有外商投资等其它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个概念跟GDP一样,是一个总量的概念,不是一个增量的概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
李朴民表示,如按照这一速度,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左右,与一些媒体报道的23个省份今年的投资可能达到45万亿是基本匹配的。
当前,中国已经公布的23个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规模,累计超过45万亿元。
2017年多数省份下调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但各省加权平均目标增速与2016年基本持平。
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已经公布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目标的23个省区中,有3个省投资增速目标高于去年,9个省与去年持平,11个省增速目标低于去年。
尽管下调增速目标的省区更多,但是新疆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定在50%,比2016年大幅上调,所以各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的加权平均增速与2016年基本持平。
李朴民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不是一回事,不具有可比性。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
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有,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的工作力度。
同时,要切实从满足需求出发,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手,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坚决防止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和盲目重复建设。
点击次数: [责任编辑:罗明松 林琳 贺光岳] 转载请注明“来源:水泥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