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看点 » 水泥设备 » 正文

发改委罕见连续5天力挺高铁 今年投资将不止8000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7  浏览次数:15
核心提示:  “高铁经济”已成为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抓手。  自7月20日发改委就《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后,发改委官

 
  “高铁经济”已成为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抓手。

  自7月20日发改委就《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后,发改委官网连续5天刊登专家文章,力推“高铁经济”,打造中国“高铁经济生态圈”。

  发改委罕见力挺“高铁经济”

  如果说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一个“规定动作”,那么发改委连续5天发文力推“高铁经济”是罕见的“加码动作”,其打造中国“高铁经济生态圈”意图十分明显。

  记者注意到,这5篇文章的作者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有的侧重宏观经济研究,有的侧重行业产业,还有的来自咨询机构。例如,7月22日,《发挥高铁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一文作者为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7月25日,《以国家战略为指引推动我国铁路网络的升级换代》一文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毛保华。7月26日,《积极推进中西部铁路建设,打造布局均衡的现代化国家铁路网》一文作者为铁一院原总工程师、勘察设计大师冉理。7月27日,《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铁路持续健康发展》一文作者为中咨公司交通业务部副主任朱军。7月28日,《加快构建现代铁路网,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一文作者为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李连成。

  发改委为何如此力挺“高铁”?陈东琪一语中的:“加快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有利于增加铁路有效供给,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也对记者表示,铁路建设带动城市建设,促进各行业发展,是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的最佳选择之一,理应加大投资。

  高铁经济初露锋芒

  2015年,京沪高铁利润高达66个亿,让“力挺”高铁经济的各方底气十足。

  但这只是高铁经济中的一个令人鼓舞的个案,决策层力推高铁经济有更长远的谋划。对此,陈东琪直言,要“充分发挥高铁经济效应,形成对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支撑和引领。”

  他分析说,尽管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时间还比较短,但高铁效应已明显显现,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以及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速度提升和人口聚集,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记者梳理券商研报发现,高铁经济生态圈已经露出雏形,大体可以分为基建、机车、运输、高铁产业链各环节制造业、旅游等多个板块。


  其中,旅游板块受益高铁最为明显。多家券商研报认为,包括黄山旅游、九华旅游、峨眉山、桂林旅游、三特索道等众多公司的业绩增长源于高铁。如兴业证券研报称,去年7月1日,京福高铁开通延伸黄山客源地,带动了黄山旅游的业绩大涨。

  这仅仅是高铁经济初露锋芒,其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好戏还在后头。

  “从京沪、京广高速铁路建成运营后前三年既有线和高速线客运量的变化对比来看,高铁建成后,既有铁路线客运量没有显著变化,相反高速铁路线的客运量却显著增加,其中京沪高铁线年均增长85%,京广高铁线年均增长50%,充分说明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诱增效应,使原先鲜为人知或知名度高但交通不便的中小城市(镇),因人流涌动和宜居环境,成为吸纳人口的热点,高速铁路建设正全力助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陈东琪说。

  正是如此,王梦恕对记者说,今年铁路投资将不止8000亿元,“十三五”时期依然是铁路建设投资的增长期。


上海证券报

点击次数:  [责任编辑:罗明松 林琳 贺光岳] 转载请注明“来源:水泥商情网”
 
 
[ 行业看点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看点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售前邮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邮箱: 364905246@QQ.com
中国水泥商城

24小时在线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